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次韵子长吴太尉云山1172年6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
参谋健笔落纵横,太尉清樽赏快晴。
文雅风流虽可爱,关中遗虏要人平。
詹仲信所藏米元晖云山小幅二首 其一 1205年10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九 山水类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俗韵凡情一点无,开元以上立规模。
镜湖老监空挥泪,想见楚江清晓图(自注:徽宗元晖《楚江清晓图》,大加赏叹。)
詹仲信所藏米元晖云山小幅二首 其二 1205年10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一棹朝南暮北风,奇峰倒影绿波中。
定知渐近三山路,认得渔翁是放翁
跋肇论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渭南文集》卷三一、《放翁题跋》卷六
《高僧传》:肇公化时,年三十一耳,所著书乃传百世。
吾曹老而无闻,可愧也。
对云堂记乾道七年十二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一、《渭南文集》卷一七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巫故郡,自秦以来见于史。
其后罢郡,犹为壮县。
杜少陵扁舟下白帝,过焉,为赋「归」字韵五字诗,诗传天下,由是巫县名益重。
宋建中靖国之元黄太史始脱钩党,自蜀之荆,访少陵遗迹,客县治之东堂,留字壁间,有「坐卧对南陵云山,阴晴变态」之语。
乾道辛卯,逾一甲子,无举出者。
鄄城李德修来为令,风流儒雅,翩翩佳公子,因废址作堂,与客落之。
举酒属山阴陆务观曰:「子为予名,且记复兴之岁月」。
务观既取太史语名之,且曰:「仆行年五十,阅世故多矣,所谓朝夕百变者,奚独云山哉!
一日,进此道,幻瞖消,情尘灭,真实相见,虽巍乎天地,浩乎古今,变坏不停,与浮云游尘,空华眚晕,初无少异也。
德修方吏退时清坐堂上,试以仆言观之」。
德修名普
务观名某
腊月乙卯之夕,大醉中,秉烛梅花下记。
紫霄宫女童徐居庆求披戴疏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五、《渭南文集》卷二四
云山栖隐,虽从金门羽客之游;
冠佩焚修,尚欠白水真人之力。
敢输微恳,仰叩高闳。
伏望推博施之心,植众妙之本。
仙槎乞得支机石,既遇有缘;
天风飘下步虚声,是为报德。
其八十四 北宋 · 释惠崇
 押阳韵
斜吹鸣金锡,归云拥石床(寄肇公
自庵记 南宋 · 释宝昙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七、《橘洲文集》卷一○
有道人颀然,广颡丰下,访予北山之阴,予心恍然,曰:「此三十年江海龙象,胡为而至此」!
问之,知其自雪庵法窟中来耳。
其言则曰:「古以庵名,识其得也,故人得以宗之。
后世不师其心而师其迹,非吾所谓善学。
小子不敏,有以『自庵』目之,词不能。
幡然改曰,是识吾学也,愿授一言而佩之」。
予曰:「子思不云乎,『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此孔子之自也。
肇公曰:『会万物为自己者,其惟圣人乎』。
此教乘之自也。
三语如倒食蔗,蔗非不甘也,然嗜蔗皆儿曹,惟大人者则能甘苦俱忘。
当如鳌山雪中最后垂示,然后操尺箠以禦大敌,非过也。
其言曰,唱教一一须从自己胸襟流出,盖天盖地始得。
自庵之义,于此终焉」。
道人名无为,世为京华人。
年月日,橘洲记。
杭州南慧因教院晋水法师元祐三年闰十二月 北宋 · 曾旼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六
元祐三年冬十有一月庚午,中兴贤首祖教晋水大法师,示寂于杭州南山之慧因院。
是年闰月丙午茶毗,以舍利建塔于院之西北维,遵本教故也。
门人神鉴大师希仲等,永慕盛德,追纪行实,将刻之石,以信后世。
谓予尝从法师游,以为请。
予为之考于释氏之学。
昔者双林既灭,正法亦谢,一时末学,沦于邪小。
西竺马鸣大士应期而生,闵彼世迷,示之道要,为造宗论,明一切法,皆自一心。
探其本,则发一心二门之义;
穷其末,则尽三细六粗之相。
业之圣凡染净,教之权实半满,囊括而无所移,区别而不可乱。
故能会修多罗之旨,起摩诃衍之信,可谓有生之心镜,释门之义天者也。
译传中国,贤首师闻其风而悦之。
虽然,造论之缘,为化邪小,故一真之旨虽具,而十玄之义犹秘,随机示化,广略当然也。
逮夫根行淳淑,道妙乃发,则有帝心大士,探《杂华》之赜,集三重之观,而后心源究竟,论旨益著。
盖论发其蕴,观则成之、异时殊方,圣揆则一也。
贤首之教,约法义五重,则教类分齐之所由辨也;
穷法界三重,则心体相用之所自显也。
所谓集大成者欤!
是以通玄历疏十师,而独赞其妙;
清凉远在异世,而追踵其武。
圆融其德,于斯为盛。
自唐之季,道运亦否,学于此宗者,或得少分,莫究大全。
法统散离,二百年矣,道之将兴,必有所启,惟法师以高明之才、精微之学,兴于既坠,合于已裂,以为己任,殁而后已。
自非夙受记属,盖于此不能与也。
嗟乎!
化缘遽毕,法炬遂隐,性海浩渺,孰为导师?
此予之所以不得无述也。
法师名净源字伯长自号潜叟,本泉州晋江杨氏,故学人以晋水称之。
家世簪绅,幼传儒术,夙秉慧性,所学必达
既冠,肄业之暇,閒游禅林,海印师一言,顿悟心地,志操勇决,遂辞亲出家。
先是,法师母冯氏,尝梦梵僧宴坐其前,异光满室,因而有娠,即屏荤素茹。
弥月之夕,复梦神人曰:「是子非常,当为法器」,以是莫逆其志。
年二十三,依东京报慈寺海达大师,以泛恩得度。
明年,受具足戒。
自是朝夕佛事,无复异念,负笈求法,百舍重跅。
初受《华严》经观于华藏大师承迁,次受李通玄《华严论》于横海明覃。
自北还南,时长水大师子璿造《首楞疏》,道行浙江缙云仲希亲禀其义。
二师亦以《圆觉》、《起信》等诸经论,为人演说。
法师遍参兼听,本末全尽。
复传还源观于昆山清本,肇公《四绝论》于中吴秘思。
所诣讲席,闻一知十,得意象外,游刃无间。
旧德叹仰曰:「此教海义龙也」。
圆融一宗,经观论章,与其疏记钞解,凡数百万言。
名义既多,科条亦博,有终身不能卒业者,故近世总持者罕能该遍,讲《杂华》者则曰清凉教,讲《圆觉》者则曰圭峰教。
宗途离析,未有统纪。
法师于是推原其本,则教宗虽始于贤首,法义实出于《起信》。
乃以马鸣大士为始祖,龙树、帝心、云华、贤首、清凉、圭峰,以次列之。
七祖既立,由是贤首宗裔,皆出一本。
又离合五教以数十,皆清凉、圭峰之遗意,其发明之,则自法师始焉。
道业既就,还乡省亲,泉人请住州之清凉县。
复出游苏州请住报忠寺之观音院
翰林学士沈公守杭州,又于大中祥符寺贤首教院以延之。
其后复住青塾之密印寺宝阁院,华亭之普昭寺善住阁院,皆秀州请也。
所涖道场,檀供遝至。
给众之外,悉以印造教,所以广法财之施也。
身衣布褐,自奉甚约。
或俗为致赐衣名号者,皆却而不受。
曰:「吾岂为世间名利恭敬者哉」!
《华严》證圣、贞元两疏,初与本经别行,艰于阅读,法师因准外典传注之比,合以为一。
文浩博,先后交互,非深其旨,未易科解。
经疏传合,学者便之。
尝谓忏悔发愿,佛事之始也,故制《华严》、《首楞》、《圆觉》三忏摩法,以严修證;
谓思亲隆师,人伦之本也,故制盂兰盆、贤首讳日二礼赞文,以严报事。
《华严》善财所参善知识凡五十四,《首楞》文殊所列圆通大士凡二十五,皆依经显相,施于绘事。
岁首陈供,法仪甚盛,阖境赞慕,常千馀人,化恶起善,教利尤博。
诸祖之教既已流行,法师又谓《妙法莲花经》,天台、慈恩各有疏解,性相二宗,惟吾贤首则能融通为一。
于是摭而会之,益之新意,作《集义通要》十四卷。
其笺他经也,则有《仁王护国般若经疏钞》。
其扶律宗也,则有《遗教经疏节要》洎《广宣记》。
其恢祖训也,法界观则有《助修记》,还源观则有《补解》,《金师子章》则有《云间类解》,《原人论》则有《发微录》,《肇论》则有《中吴集解》。
及今模钞,皆其手述也。
馀如《百门义海》、《一乘分齐》、《禅源诠序》等,皆与之定科刊误。
门人受之,教意者授疏转讲,故学者益劝。
凡门庭规范,多所建立。
教行中夏,声被异域。
高丽国王遥申礼敬,元丰中寓舶人致书,以黄金莲华手炉为
明州以闻,神宗皇帝恩旨,特听领纳。
彼国王子义天,出家号佑世僧统,以书致师承之礼,禀问法义,岁时不绝。
至元祐初,义天航海而至,有司自陈,愿礼法师,亲近承听。
朝廷从之,遣尚书郎杨杰将会引伴至法师足席下,坐则侍侧,不敢拘礼。
朝听夕请,岁馀而后归。
云华所造《华严搜玄记》、《孔目章》、《无性摄论疏》、《起信论义记》,贤首所造《华严探玄记》、《起信别记》、《法界无差别论疏》、《十二门论疏》、《三宝诸章门》,清凉所造《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圭峰所造《华严纶贯》,皆教宗玄要。
五代兵火,久已亡绝。
至是,义天持至座下,咨决所疑。
既佚之典,复行于世,法师之力也。
法师立性方严,有质问者,茍所不合,则必直之,虽遇贵势,不少屈也。
尝曰:「直心不谄,趣道之本」。
未闻以法徇乎人者也,故名震他方,而当世士大夫罕能知之。
惟今镇南司徒吕公,与之为方外之契。
及义天之来,故尚书左丞蒲公镇杭,乃始识之。
叹其苦志佛学,行解高妙,奏改慧因禅院为教院,请师居之;
造祖师像,及绘圣贤相,并供具用器等,皆蒲公与在位者同力办之。
教藏诸部凡六百函,则义天所置也。
义天既还,复以金书大经三译本凡一百七十卷,象签金轴,包匦严饰,归之法师,以祝圣寿。
议者谓贤首之教,圭峰既殁,未有如兹日之盛者也。
法师享年七十八,为僧五十四
前大期一日,命知浴僧子常曰:「翌日为吾设众浴」。
是夕,俗徒浴罢,乃剃发澡身,更净衣,结跏趺坐堂上,召门弟子悉集,曰:「吾五十馀年,力兴祖教,愿心既满,今兹逝矣。
祖师止观,行境玄妙,宜各精进,同趣华藏」。
言讫奄然,如入深定者,坐踰浃日,颜色不动。
公卿士庶瞻礼悲慕,往来如市。
茶毗之日,有光如金线出火中,盘结虚空。
舍利无算,士庶求之,凿其地成坎,继日犹有获者。
明年十一月,义天遣其徒赐紫寿介等三人,赍持首楞圆通绘像,诣塔荐奠。
杭州以其事奏。
至次年正月,朝旨听许修建,仍以金塔请法师舍利以归其国。
法师所度弟子,曰广润大师昙真
昙真所度,曰晋侁、晋伦、晋仙、晋仁、晋仪、晋偕、晋儒、晋佺、晋修,凡十人。
学徒传讲四方,累百馀众。
甘露正味,乳乳成就,神鉴大师,实为上首。
熙宁末,予閒居吴中,始深求《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说。
念古人之大体,散于百氏,更千馀年矣。
道无不在,则释氏之门,有所谓者,不得而废也。
始得《起信论》读之,考其说,则曰:「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法」。
又曰:「依一心法,有二种门。
一者心真如门,二者生灭门」。
乃知天下之无二道也,信矣。
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尧以授舜,舜以授禹者也。
「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受之子思,子思受之曾子曾子受之孔子者也。
心真如,舜之所谓「微」,孔氏之所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是也。
心生灭,舜之所谓「危」,孔氏之所谓「操则存,舍则亡」者是也。
《华严》四种法界,统惟一
老聃氏之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者,理,法界也;
「常有欲以观其窍」者,事法界也;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者,理事无碍法界也;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则事事无碍法界者也,佛氏之与中国圣人,其异者,特在名迹之间耳,至其所同,则若合符节焉,予既得其说矣。
是时法师方以《华严》、《起信》之义为大宗师,乃从之游,以道相友,于释氏之学,启发为多。
神鉴,叙其本末,而系之以铭,其辞曰:
道在天下,其体不二。
本源于心,万法一致。
圣人之兴,殊世异地。
揆其所同,吻合无际。
惟佛《华严》,法界有四。
统惟一,超诸义谛。
良哉马鸣,融以法义。
如生灭,未始相离。
本末五重,方便显示。
译传中,康命世。
终南元孙,云华适嗣。
十玄交参,五教分齐。
和会论观,为一味。
半千相望,孰为义继?
晋水之生,体具正智。
神启其众,见谓法器。
出家释,终达其志。
颇黎梵境,总摄一切。
帝网玄珠,迥绝拟议。
法师慧目,独与之契。
行境现前,发于文字。
笔舌之端,庄严佛事。
祖道中兴,教风远暨。
世缘有终,与化俱逝。
三昧光中,金毫显瑞。
异邦浮海,来分舍利。
观法师圆德备。
知夙身,尝受密记。
运兹宝乘,拯彼生类。
勒文丰碑,以告后裔。
镇南军节度洪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徒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洪州刺史、知杭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两浙西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本路兵马巡检公事、柱国东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四百户、食实千五百户吕惠卿立。
按:《慧因寺志》卷八,武林掌故丛编本。
九诵 微子 北宋 · 鲜于侁
肇公孙之璇源兮玄鸟降而生商,并禹稷之圣贤兮实惟桓拨之王。
历妫姒之世数兮道日跻于武汤,始伐罪于仇饷兮人怨咨而徯来。
顾宽仁之宜民兮天俾式于九围,谅除残而代虐兮犹云德之有惭。
赖燕翼于孙谋兮治克举于三宗,老成不怨于不以兮隐处不伤于厄穷。
世四十有六而下衰兮岂天命之将隳,寔遭家之不嗣兮顾丽色之惟微。
念社稷之颠倾兮七庙无所凭依,帝眷在于有周兮抱祭器而焉归。
虽白马之见庙兮聊血食于商丘,伟夫子一言兮诚有取于三仁。
曹仁熙(原作高,据四库本改)水壁 宋 · 晁说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二 山水类
夫子在川上,悠然叹所逝。
见逝不见水,身与水不二。
天维及地轴,去矣不可制。
日月徒劳劳,出入丈赤(四库本作尺)地。
莫言此身微,久(四库本作九)围待经济。
或指波涛观,姑在蹄涔内。
后人不及门,有口安足议。
劣得蒙庄周,动与吕梁会。
肇公识前波,不共后波系。
庞公桥柱流,奔湍是谁事。
熟誇观涛者,八月吴侬戏。
瞪目不敢瞬,睫软(《两宋名贤小集》本作转)蛟鼍噬。
多谢曹仁熙,笔端落妙意。
欲采甓社珠,于此观粲翠。
州学祠堂奉安文 南宋 · 李义山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六、《象台首末》卷四、光绪《吉水县志》卷一二
惟公宝庆迁客,端平忠魂,以一身名义之重,以数语敕纲常之存。
何蛮烟瘴雨之弗贷,而不使少待夫朝暾!
此悲悔何及之恨,所以重播告于训词之温也。
呜呼!
天子圣明,公死犹生,一廷尉评,万古汗青。
我来作州,适在公里,忆公平生,人远室迩。
肇公祀,于儒之宫,匪我私公,乡评之同。
吉日良辰,敬妥祠事,百祀千秋,以引勿替。